魚峰區不斷創新黨員教育方式,綜合利用圖片道具等實物素材和黨性教育基地等場景打造紅色情景黨課,以提升黨員教育質效,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走深走實、入腦入心。
聚焦“講什么” 優化內容供給
將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核心內容,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實施“‘紅色情景課’名師名課工程”,發布30節“精品微黨課”征集令,集結48支各行業各領域黨員隊伍自愿揭榜,深入挖掘魚峰區各級黨組織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重點產業建設等重點工作的典型經驗,以“上一節黨課、做一個訪談,講一個故事”的形式開展評比,遴選推出《魚峰區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成果集萃》《螺螄粉“香”遍全球》等主題突出、教育性強、生動鮮活的“樣板課”20部。
▲現場開展紅色情景黨課評比
聚焦“在哪講” 發揮陣地優勢
著力將革命舊址遺跡、紅色場館打造成為黨課講堂,串聯窯埠街小學、韋必江烈士紀念館、白沙廉亭等紅色場館,融合“初心號”“振興號”2艘主題渡船“黨建初心路特色鄉村旅”航線,打造4個集革命舊址、黨史陳列展、黨史主題廣場等于一體的黨性教育基地。推出“紀念館里講黨課”活動,邀請黨史研究專家、先進模范和退休老黨員定期為黨員干部圍繞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黨史故事等進行深入對談,強化互動參與。2022年以來累計接待黨組織230余批次、接受黨員群眾干部打卡8000余人次。
▲依托窯埠街小學黨史教育基地開展黨史故事朗讀活動
聚焦“怎么講” 創新形式載體
創新打造浸入式課程,現場演繹情景劇《紅色序曲》、鼓箏合奏《中國紅》、訪談《遠方的匯報》等作品,并通過主創人員交流分享、相關黨史知識講述等方式,強化互動參與。創新開發“音樂黨課”“詩詞黨課”,用藝術賦能黨課,采取歌頌、朗誦等形式,再現紅色歷史,讓黨課更“出新氣”。依托“魚峰黨建”“智慧魚峰”等網絡平臺開設“云端黨課”,發布優秀紅色情景課47次,同時利用鎮(街道)、村(社區)電視機、LED屏幕滾動播放情景黨課圖片,打破學習時空限制,覆蓋黨員群眾1.3萬余人。
▲打造紅色情景劇《紅色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