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成敗關鍵在干部隊伍。黨的十八大報告站在新的高度,在“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第四部分中使用了“執政骨干隊伍”的提法。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一段,對“執政骨干隊伍”做了具體界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于建設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奮發有為的執政骨干隊伍?!边@是我們黨第一次在黨的代表大會文件中使用“執政骨干隊伍”這個詞,表明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執政意識的深化,及從執政高度對干部隊伍的要求做了進一步提升。
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必須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保證。與黨的十七大報告、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等相關干部隊伍建設的論述相比,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集中提出“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注重實績、群眾公認”,明確表述了選任領導干部要堅持的原則、視野、路線、標準、方法、途徑,以此保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優秀干部充分涌現、各盡其能、才盡其用”。報告還在提到擴大干部工作民主時,首次使用“提高民主質量”,在健全干部管理體制方面,首次提出“從嚴管理監督干部,加強黨政正職、關鍵崗位干部培養選拔”等。這些新提法都是根據干部隊伍建設的現狀,從適應黨的事業發展需要角度提出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價值。要想更好學習、領會十八大報告這一部分的相關論述,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所處的重要地位
黨的十八大一大亮點是重提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這順應了國力的提升、時代的趨勢和人民的期盼。干部人事制度特別是選拔任用機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事關全局,關系到黨和國家方方面面的發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將從核心部分直接帶動政治體制改革的進程。隨著僅由“一把手”說了算的“人治”現象終結,將逐步遏止一系列人民群眾不滿意、影響黨的形象、阻滯國家健康發展的事情發生。
正確理解、堅持黨管干部原則
黨管干部原則,是黨的領導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體現。鄧小平同志曾強調,黨要管黨,一管黨員,二管干部。對執政黨來說,最關鍵的是干部問題。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和黨的重要文件,都強調必須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用人權是最重要的執政權之一。在改革中,放棄黨管干部原則就等于放棄黨的領導、放棄黨的執政地位。黨管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必須做到:摒棄把堅持原則和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對立起來,認為二者只能取一的錯誤認識;明確區別開黨管干部的原則和在這個原則指導下的方式方法;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明確干部管理體制機制隨不同歷史時期黨的任務、干部隊伍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如當前堅持黨管干部,指的是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重點是制定政策、整合力量、營造環境,而不是黨委書記個人管到選用某個具體人上。堅持這一原則,是為了更好地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關鍵環節
干部制度伴隨黨的發展而發展,為黨取得一個個勝利奠定了組織基礎。當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經取得長足進展,我們在進行這項工作中總體上主要應把握以下幾點:
堅持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目標。力求使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激發出每一名干部的內在活力,進而組成充滿活力的干部隊伍,并通過這支具有活力的干部隊伍激發帶動起全國人民的活力。
實現干部科學分類的前提,即規范厘清委任制、選任制、聘任制干部的界限,明確界定不同類別干部的歸屬。信息時代,社會分工日益精細,原有干部分類已經落后。必須盡快厘清干部類別,按照不同類別分級分類制定出細致、可操作的干部選任標準,并以此選拔、考核、評價干部。
準確把握干部標準和條件,提高選人用人導向上的公信度。一是必須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根本標準。增加“以德為先”的表述,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與改革開放初相比,我國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F在一些干部出問題,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堅持德才兼備、突出以德為先,抓住了當前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關鍵。二是在實現干部科學分類管理的前提下,堅持選拔干部標準,構建干部核心能力框架。三是圍繞干部核心能力框架,研究制定不同門類、職級黨政領導干部的具體標準。
提高干部選任過程的民主質量。一是提名質量。建立健全主體清晰、程序科學、責任明確的干部選拔任用提名制度,使之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知情度和相關性;全面分析民主推薦結果,防止“形式民主”式的走過場;多種渠道推薦干部,堅持五湖四海,開闊視野,拓寬選拔來源;規范提名方式特別是一把手的提名行為,防止實際上的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嚴肅查處拉票等違紀行為。二是考評質量。健全促進科學發展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己耸歉刹窟x拔任用和管理監督的基礎環節,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干部考核是干部選拔任用的依據,對干部具有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重點解決完善體現科學發展、“四位一體”建設和民生、生態、人文、公益等考察標準;探索建立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目標責任制和崗位職責規范;優化考察辦法,增強考核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增強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的科學性和真實性;強化考察結果運用。三是監督質量。干部選任全過程必須嚴格遵循《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四項監督制度》等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