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黨建網站聯盟【展開】
當前位置:首  頁 > 基層黨建 > 農村黨建 > 正文
【鄉村振興】柳江區進德鎮:干部回鄉強治理 扮靚家園促振興
發布日期:2023-03-21   |  來源:中共柳州市委組織部   | 字體大小:【

柳江區進德鎮堅持“人才驅動,組織引領”,聚焦鄉村“魂、型、實”,通過發動干部回鄉參與村莊建設,在“培育隊伍強組織,‘三會’賦能促善治,瞄準特色優產業”上做文章,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引鳳還巢,組建“三支隊伍”,為鄉村振興鑄“魂”

通過“干部回+鄉賢引+黨員育+群眾組”的模式建強人才隊伍,凝聚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一是建強“人才”隊伍。通過會議動員、選樹標桿、組織推薦、發布邀請等方式,發動80余名鄉賢能人回村,成立“賢匯進德”鄉賢會,充分發揮鄉賢智慧、經驗、人脈、資源,鍛造鄉村振興“主心骨”。二是建強“黨員”隊伍。深入推進黨員分類管理,開展黨員戶掛牌,引導360余名黨員干部回鄉亮身份,參與村莊建設。建立“精準幫扶促增收”擂臺賽暨支書業務大學習大比武活動機制,讓黨員干部在比武中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固根本,不斷提升鄉村振興服務水平。三是建強“群眾”隊伍。通過干部回鄉挖掘屯級人才,將致富能手、退役軍人、返鄉創業農民工等378名能人推選進入村民理事會和村民監事會,54個村屯成立以屯級黨支部委員會、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為主體的“三會”組織機構,點燃鄉村振興主引擎。

狠抓治理,激活“三會機構”,為鄉村振興塑“形”

充分發揮回鄉干部在村“講話有分量,號召有作用”的優勢,充分調動“三會”成員爭當鄉村建設的“組織員”和“排頭兵”。一是從整治環境入手,引導群眾實干。引導“三會”成員帶領群眾在樂山村、龍新村、四連村、瓊林村等67個村屯開展村莊清潔行動,讓群眾在參與村莊環境整治和風貌提升中,從“要我干”轉變為“我想干”,村屯環境從“臟亂差”變成了“潔凈美”。二是從制度管理入手,引導群眾巧干。干部回鄉推廣應用“積分制”、“數字化”、“清單制”,在白山村九旦屯創建村屯自治“紅管家”,在長安屯創辦鄉村治理“積分超市”,不斷增強鄉村治理行動效能。

因地制宜,寫好“三字文章”,為鄉村振興充“實”

發揮黨員干部見識廣、政策熟、思路活等優勢,從特色產業、民俗文化、庭院經濟等方面入手,帶動產業增收。一是寫好“特”字文章,做強主導產業。瞄準特色發力,回鄉干部發動群眾成立屯級合作社、流轉土地,推進“一都米”溯源種植和標準化生產,“壯鄉一都米”獲2021年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第五屆博覽會國家“推薦名品”;龍新村流轉土地2000余畝發展百香果、火龍果、精品葡萄、精品草莓、高產蓮藕等種植項目,形成“五個百畝”產業,成為帶動群眾致富的“火紅甜蜜事業”。二是寫好“融”字文章,激活文旅發展?;剜l干部帶領群眾挖掘客家醒獅文化、武術文化和壯文化等傳統民俗文化,培育“文旅研”融合發展新業態。在樂山村、四連村、三千村一帶,以民俗文化及近郊休閑旅游為切入點,提升“一園一花七農莊”旅游品質。通過開展“我們的‘村’晚”、賞秋尋趣、“上燈”節等活動,吸引30000多名游客到村莊游玩。三是寫好“新”字文章,發展庭院經濟?;剜l干部帶頭利用自家房前屋后閑置空間發展庭院經濟,帶動180戶群眾創立2個村屯品牌,通過水瓜、百香果、酸豆角原材料種植以及酸豆角腌制加工,實現群眾就近就業增收。舉辦鄉村土貨節、美食節,創辦研學基地等,進一步延長庭院經濟第一第二產業的收益邊界,推進三產融合發展。


分享到: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二页